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意义十分重大。
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及国家林业局等部委发布了很多支持鼓励发展森林康养的政策文件,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学习这些相关的政策文件。
2013年《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与政策法律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2015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目标任务。
2015年《养老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
支持专门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养老项目发行养老产业专项债券,用于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提供养老服务。
201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2015年《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指出发挥开发性金融的资金引领作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共同引领以居家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2015年《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促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加快形成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格局。
2015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强调各部门要督促落实养老服务业政策发展,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示范性试点项目。
2015年《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
引导商业保险机构以出资新建等方式兴办医疗、养老等健康服务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2016年《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2016年《关于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
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鼓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2016年《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2016年《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选择一批地区进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七大领域。
2016年《关于确定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
充分发挥政府在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北京市丰台区等26个市《区)作为试点地区。
2016年《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从金融组织体系、信贷产品、融资渠道、保险体系、金融服务等各方面为养老服务业提供金融支持。
2016年《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确保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社会服务领域一视同仁,在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完善已有的配套政策.出台实质性措施。重点解决民办养老机构在设立许可、土地使用、医保对接、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难题。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推动医养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
2016年关于印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央补助激励支持实施办法》的通知
对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积极主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省(市、区),在安排中央补助及有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遴选相关试点项目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2016年关于印发“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到2020年,各类养老设施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5-40张,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30% 以上,大部分的城市社区建立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机构等目标。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
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森林生物质能源、森林生物制药、森林新资源开发利用、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等绿色新兴产业。
2017年《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
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以满足养老机构中老人的看病就医需求。
2017年《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制定的企业标准建立自我声明公开制度。
2017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集)》
到2020年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
2017年《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
部署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运营安全稳健、产品形态多样、服务领域较广、专业能力较强、持续适度盈利、经营诚信规范的商业养老保险体系。
2017年《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
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和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制定家庭养老支持的政策。
2017年《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
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创业准入制度性成本;尽快破除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促进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2017年《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推进医养结合等。
2017年《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养老服务业培训与发展。
2017年《关于确定笫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
确定北京市西城区等28个市(区)为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2017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要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到2020年,森林康养和养老基地达500处,森林康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5-10处。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要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2017年《关于开展森林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培育产业新业态。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森林环境、休闲养生等资源,积极引入森林康养、休闲养生产业发展先进理念和模式,大力探索培育发展森林观光游览、休闲养生新业态,拓展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发展空间,促进生态经济对小镇经济的提质升级,提升小镇独特竞争力。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备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鼓励集体用地优先发展养老服务。开发农村康养产业项目。
2018年《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
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允许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旅游、森林康养、养生养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并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2019年《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积极发展森林康养。编制实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利用森林生态环境、景观资源、食品药材和文化资源,大力兴办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森林康养服务。
2019年《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
到2022年,建成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建立森林康养骨干人才队伍。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200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队伍。到2050年,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森林康养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的森林康养服务。
2019年《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到2022年,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